2025年10月4日,滬港社團總會與滬港同心協進會攜手,藉香港民政事務總署之贊助,於香港青年協會大樓隆重呈獻「滬港文化講座暨中國傳統戲曲匯演」,旨在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深化滬港兩地文化交融,凝聚鄉親深情。活動分為午間的文化講座與夜間的戲曲盛演,吸引無數市民踴躍參與,掌聲雷動,氣氛熱烈。滬港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鄭建好先生、滬港同心協進會主席兼香港上海長寧協進會主席郭彥麗女士MH親臨致辭,中聯辦港島工作部社工處副處長羅文臻先生、香港、上海楊浦、澳門聯合會會長趙國榮先生、香港上海寶山聯誼會會長林鵬耀先生、香港松江聯誼會會長張建新先生、上海閔行海聯會香港聯會副會長田民芝先生等貴賓蒞臨,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會。
一衆嘉賓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會
滬港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鄭建好先生致詞
滬港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鄭建好先生率先致詞,熱情歡迎與會嘉賓,感慨滬港兩地血脈相連,多年來在經貿、文化等諸多領域攜手並進,書寫無數「雙城佳話」。他指出,傳統戲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深厚歷史與人文底蘊,猶如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他期望本次活動能以戲曲之韻搭起文化橋梁,讓中華傳統精髓在香港社區生根發芽,增進滬港鄉親情誼,團結各界賢達,共同為香港的文化繁榮貢獻心力。鄭先生的話語如春風化雨,喚醒了與會者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與熱情。
滬港同心協進會主席郭彥麗女士MH致詞
滬港同心協進會主席郭彥麗女士MH則對下午文化講座的圓滿成功表示由衷欣慰,並衷心感謝李紹基博士及華服表演團隊的精彩呈獻。她指出,晚間匯演集京劇、越劇、昆曲、黃梅戲等南北戲曲精華於一堂,旨在喚起大眾的集體記憶,引領更多年輕世代愛上傳統、走進傳統、傳承傳統。郭女士對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的鼎力支持、滬港社團總會的並肩同行、社會各團體的通力合作,以及所有嘉賓、藝術家與觀眾的蒞臨表示深深感謝。她強調,文化乃凝聚人心的無形紐帶,希望大家藉此活動,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郭女士表示,滬港同心協進會將與滬港社團總會繼續攜手,策劃更多「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活動,讓上海與香港兩顆東方明珠交相輝映,文化交融如春江潮水,奔騰不息。
午間的文化講座由李紹基博士主講,以「中國傳統服飾演變」為題,旁徵博引,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地闡述華服從商朝至民國的嬗變,內容涵蓋男女服飾、少數民族服飾、旗袍的演進、婚服的創新等。講座配合華服走秀,孫晴等模特兒身著從戰國至清朝的經典服飾,翩然登場,引領觀眾穿越時光,感受中華衣冠之美。現場如畫卷徐展,觀眾如癡如醉,彷彿置身於歷史的長河,領略服飾背後的文化密碼與時代印記。
李紹基博士
夜間的戲曲匯演則是文化盛宴的巔峰,匯聚京劇、越劇、昆曲、黃梅戲及戲曲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精選《穆桂英掛帥》、《紅樓夢・葬花》、《牡丹亭》、《女駙馬・洞房》等十五個經典劇目,展現中國傳統戲曲的多元風采。逾二十位藝術家同台獻藝,中樂樂隊現場伴奏,音韻悠揚,情緒飽滿,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每一幕劇目如畫如詩,訴說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窮魅力,現場氣氛熱烈,掌聲如潮,連綿不絕。
這場活動不僅爲觀眾呈獻一場視聽盛宴,更成功搭建起滬港文化交流的橋樑,增強了社區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反應積極,尤其引發部分年輕觀眾對傳統戲曲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表示,透過這場活動,重新認識了戲曲的魅力,願意深入探索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據悉,滬港社團總會與滬港同心協進會未來將繼續以文化為紐帶、鄉情為基石,舉辦更多元化的活動,推動滬港兩地在文化、藝術及社區層面的深度合作,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薪火相傳,並在國家發展的新征程中貢獻力量。這些活動如春雨潤物,悄然滋養香港的文化土壤,讓傳統與現代交織,譜寫新的篇章。
在這文化盛宴的延續中,我們深刻體認,文化傳承,和諧社區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優秀傳統文化如一棵參天大樹,根深葉茂,凝聚人心,為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滬港社團總會與滬港同心協進會將持續拓展類似項目,共同築就繁榮穩定之基,讓愛國情懷在兩地綿延不絕,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