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六載,為深化滬港兩地青年學生互動融合,推進「區區對接」工作落地生根、見真章出實效,嘉定海外聯誼會聯手區教育局,聯合區港聯會、香港嘉定同鄉會,組織嘉定一中、嘉一實驗高級中學、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嘉定高級中學33名師生,赴港開展研學之旅。是次研學之旅亦獲滬港社團總會、滬港青年會鼎力支特。

研學首站深入香港基層社區,嘉定師生走進荃灣社區,與義工關愛隊探訪百餘戶獨居長者,奉上福袋,並以新學粵語傳達誠摯問候。這堂實地社會課堂,讓尊老敬老、服務社群的中華美德內化於心,更堅定青年傳遞溫暖、勇擔責任的信念。


當晚,香港嘉定同鄉會設歡迎宴,嘉定學子合唱《我和我的祖國》,贏得熱烈掌聲與共鳴。同鄉會成員與學子共敘鄉情、展望明天,既關切家鄉進步,又勉勵勤學報國。鄉情、民情、國情交融,為研學奠定溫馨宏大基調。






本次研學見證校際友誼昇華。今年4月、7月,培僑中學、創知中學參訪嘉定,續寫交流新章,並邀嘉定姐妹校回訪。如今嘉定三校如約而至,大家認真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給培僑中學學生的回信精神,共同聆聽兩所香港學校堅守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鏈接滬港兩地的悠久歷史,細心品味香港教育的發展脈絡,並深度體驗了香港兩校的特色課程,在戲劇課上大方展現自己的表演潛力,在語文課上讓古典詩詞的愛國情懷穿越時空、激盪心絃。共進午餐的溫馨時刻,兩地師生熱切交談,歡聲笑語,不絕如縷。




嘉定師生還到訪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漫步校園,聆聽講座,領略頂尖高校文化,一睹濃厚學術氛圍與豐富藏書,感受多彩校園生活,激發未來學習深造熱情。大家與滬港青年會,卓越青年匯成員互動,分享備考經驗與追夢鼓勵,延續滬港青年情誼,彰顯兩地青年活力。

國慶日,師生步入香港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在「紫禁一日」華美展陳中,近探中華文明瑰寶,感歷史厚重。立三樓觀景臺,俯瞰高樓林立,古今交輝,國家富強脈動盡收眼底。
研學尾聲,嘉定師生登太平山巔,回首學際交流、學術講座、社區服務點滴。大家領悟,個人成長需立足高處、胸懷四海,民族未來更賴青年登高望遠、共肩大任。當青春心靈在互動中碰撞,家國情懷在行走中昇華,這「夢想」「擔當」種子必茁壯成長,終成民族復興之參天大樹。
在這研學之旅的延續中,我們見證「區區對接」的深遠影響,它不僅強化滬港兩地聯繫,更開啟未來多層面合作,讓青年在交流中汲取養分,厚植愛國情懷。這份延續如長江維港交匯,源遠流長,助力兩地青年攜手共進,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
![]()
學生感言
嘉定一中 房朱奧然:『從太平山俯瞰香港全景,在中環街市觸摸城市煙火,在香港故宮感受文化傳承,每一處風景都在訴說:我們同根同源,共享一份文化血脈,共懷一個家國夢想。研學之旅雖短,嘉定與香港的情誼卻在我心中紮下了根。未來,我願做兩地交流的小小橋樑,讓這份「嘉香緣」延續得更久、更暖。』
嘉一實驗高級中學 王梓銳:『香港研學之行,讓我對教育與文化的活力有了深切體悟。培僑中學鼓勵自主思考的課堂、創知中學科技與教育融合的實踐,讓我看到教育創新的模樣;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讓我感受到知識中蘊含的家國力量。維港夜景裏,多元文化交融的畫面,更讓我明白青春成長應紮根文化根基,與時代同頻向前。』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嘉定高級中學 曹子涵:『帶着探索未知的渴望與對東方之珠的想象而去,載着沉甸甸的見識與成長和對家國情懷的深刻理解而歸。世界很大,讀書只是起點,腳步才能丈量夢想。我會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用行動追逐。我會將這段經歷化作成長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裏,努力學習,心懷家國,做一名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爲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