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康:香港的未來藍圖—優勢與機遇並存,共創更繁榮的未來 】

憑藉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定位,香港在未來發展中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隨著國家「一國兩制」方針深入實踐以及特區政府高效治理,香港正日益在區域和國際市場中凸顯其關鍵角色。 

相較於新加坡、倫敦和紐約等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競爭優勢尤為突出。首先,香港得益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作為中國的門戶,香港緊密連接著內地龐大的市場與全球資本,這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新加坡雖在東南亞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卻缺乏背靠14億人口市場的強大基礎。至於倫敦和紐約,則因距離亞洲市場遙遠,難以在時區和物流效率上與香港匹敵。  

香港的稅制簡單且稅負低廉,也顯著提高了其吸引力。利得稅僅為16.5%,薪俸稅介於2%至17%,且不徵收資本增值稅和遺產稅,為企業及個人提供顯著的成本優勢。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為17%,而倫敦和紐約的稅率則更高,企業運營成本相對昂貴。 

此外,香港健全的法治體系為營商環境築牢根基。《基本法》賦予香港高度自治和獨立司法權,並以普通法制度與國際接軌,確保市場的透明和穩定。根據《香港營商環境報告》,香港長期在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中名列前茅,這是對其市場環境和法治穩健性的高度肯定。反觀新加坡,儘管法治評分優異,但其政策透明度和政治穩定性仍不時受到部分國際投資者的質疑,而倫敦和紐約繁複的金融監管框架,則顯著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風險。  

香港的基礎建設優勢同樣突出。香港國際機場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並且在處理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方面占全球的75%。相比之下,新加坡樞紐功能的輻射範圍較小,而倫敦和紐約則主要服務於西方市場,難以滿足亞洲地區的高效物流需求。  

在創新科技領域方面,特區政府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攜手深圳等內地科技城市合作,打造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創新科技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香港的「創科創投基金」和「創科加速器計劃」等政策,吸引了全球頂尖人才和資本。與此同時,新加坡發展創科面臨市場規模與資本流動性的相對制約,而倫敦和紐約則受限於地理位置和高昂運營成本,在亞太區創科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  

香港的成功還得益於國家的強大支持。「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八大中心」涵蓋金融、貿易、創新科技和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並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提供了更多的增長機遇。這些背靠祖國的優勢是新加坡、倫敦或紐約均無法比擬的,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方面的獨特角色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地位。  

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並在數字經濟、綠色金融和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嶄露頭角。香港不僅是中國對接世界的門戶,更是全球資本、人才和創新的匯聚高地。滬港社團總會堅信,在國家發展進程中,香港的角色將愈發關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重要力量,共創更繁榮的未來。